您的位置:首页 > 国内 > 正文

今年上半年红河州农业投资219.43亿元 持续保持全省第一

来源:中国网     时间:2023-08-04 17:20:24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8月4日,云南省红河州召开“强信心、重质量、快发展——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”系列新闻发布会州农业农村局专场发布会。

红河州委农办主任、州农业农村局局长赵珖菻在发布会上介绍,近年来,红河州农业农村局立足资源禀赋,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,做好“土特产”文章,有力推动特色农业强州建设。全州“三农”各项工作均取得一定成绩。今年上半年,红河州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36.31亿元、同比增速4.4%,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640元,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632元,增速位居滇中城市第2位,完成农业投资219.43亿元,继续保持全省第一,为推动红河州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。

红河州农业农村局深入实施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,全州完成粮食播种面积579.79万亩;水果种植面积、产量均居全省第1;蔬菜种植面积、产量分居全省第3、第2;花卉面积全省第2,产量全省第3;禽蛋产量全省第1;肉类总产、生猪出栏、家禽出栏均居全省第2;牛奶产量、肉牛出栏分别居全省第3、第4,全州茶叶、花卉、蔬菜、水果等省九大重点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达732.14亿元。

优势特色产业规模持续壮大。红河州农业农村局围绕打造“中国南方优质蓝莓带”,紧盯小浆果“全球冠军”目标,加快发展以高品质蓝莓为代表的小浆果产业,截至目前,全州蓝莓种植面积突破5万亩,国内外种植企业66家,预计年产值将突破30亿元,设施蓝莓种植面积超过全省三分之一,已成为全国大棚基质盆栽蓝莓的主产区,商品蛋鸡苗生产能力达全省的80%以上,商品鸡苗销往云南、四川、重庆、贵州、广西等市场,成为了西南片区最大的良种禽繁育生产基地。

农业经营主体培育量质双升,按照《红河州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市场主体倍增实施方案》,扎实推进《红河州促进农业市场主体倍增培育计划》,持续优化营商环境,开展助企纾困,全州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成效显著。目前,全州实有农业企业9759户;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94户,荷兰安祖公司、美国保尔公司、卓莓集团、联想佳沃、光筑农业、深圳百果园、广东温氏、神农集团等一批国内外头部企业落户红河发展。

“红系”品牌矩阵加快形成,深入开展抓有机创名牌育龙头三年行动,持续打造蒙自石榴、石屏杨梅、泸西高原梨、七彩云菊、碧色蓝韵等9个区域公用品牌,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居全省第2,全州23个产品入选云南“10大名品”,40个企业品牌、产品品牌和区域公用品牌纳入州级品牌目录管理,蒙自石榴、泸西香葱、石屏杨梅、屏边荔枝等单品在国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,“红系”农产品凭借多特好早的特点,实现“花开满红河,香飘千万家”,成为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餐桌上的新宠。

产业链条不断延伸,按照州委“六个大抓”工作要求,州农业农村局聚集绿色食品及精深加工产业链延链、补链、强链,多措并举抓实产业链招商引资工作,不断推动营商环境向好、特色产业升级。全州“六园九链”发展格局基本形成,13县市绿色食品及精深加工产业链专班先后成立,围绕“土特产”做好资源经济文章,聚焦绿色食品及精深加工全产业链谋划3000万元以上项目76个,投资概算达75亿元。

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加,用好红河州六种助农增收模式,健全完善利益联结机制,提升产业就业组织化水平,推广建水巧媳妇“金剪刀”劳务品牌和联农带农“三次分配”等模式,全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46.06万人,1730个经营主体带动19.5万户86.7万人实现增收,特色农业产业已成为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重要支撑。(杜浩楠/文 红河州农业农村局/图)

相关文章